圆桌对话:政策引领下的BIM发展
在筑龙网主办的2015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上,来自业主、科研、施工、高等院校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解读“政策引领下的BIM发展”。
日前,住建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强调BIM的全过程应用,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末发展目标:
①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图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
②即五年内,以下新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大中型建筑、申报绿色建筑的公共建筑和绿色生态示范小区目标。
在筑龙网主办的2015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上,来自业主、科研、施工、高等院校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解读“政策引领下的BIM发展”。
2015业主项目管理BIM战略高峰论坛现场,左起: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金月,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副总工程师邓明胜,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强,云南城市投资集团副总裁蔡嘉明
关于BIM软件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金月主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黄强
黄强:“在政策创新的引领下,现在是中国“互联网+”建筑业的最好时机。”
国内目前有很多针对设计阶段的软件,经过改造的国产设计软件可以达到现在所有要求,当然过程中不排除选择部分的国外软件作为任务软件使用。国外软件目前绝大多数都针对设计阶段,但又很难满足国内的规范标准。而施工阶段的深化设计、竣工及运维软件还需要国内自行开发。
云南城市投资集团副总裁蔡嘉明
蔡嘉明:“从业主角度,就现有技术水平,国内外软件基本达到三维可视化的要求,至于怎么用是各抒长短。”
在政策引领上需要加强四个方面。第一,要符合国家的建设行业法律法规,并以此为依据。第二,必须符合所有验收规程所规定的各个分项要达到的要求。第三,结果展示的是模型还是图纸都不重要,要满足业主需求。第四,业主用BIM软件要明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BIM应用涉及到国家安全。在超大型工程BIM应用中,模型完成后,找资料就很方便。BIM应用于最广大的市场:国家级的城市管理、地下管网管理。同时,BIM模型应用的管理和限制、访问权限和服务器位置的放置很重要。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副总工程师 邓明胜
邓明胜: “现有的国内软件公司如果重新做BIM可能比较麻烦,引进国外成熟软件结合中国国情本土化会是很好的促进。”
《指导意见》出台对于施工企业开展BIM工作是很好的契机,所有单位尤其是施工单位,要面对市场压力,在实施过程中大量开展BIM工作,《指导意见》出台后,相信这个工作会越来越轻松。
05年我作为总工程师承接国外项目,从那时开始接触BIM。基于项目的要求更多是用国外软件。在使用中发现对局部碰撞检查,比如难点、节点分析BIM起到很好的作用。但企业对BIM人才需求比较高,如果国产软件达到和国际相应BIM软件相匹配的程度,将会促进BIM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现有的国内软件公司如果重新做BIM可能比较麻烦,引进国外成熟软件,结合中国国情本土化会是很好的促进。在进一步深入应用(4D、5D)过程中,国外软件跟中国的规范标准融合难度很大,所以国外软件本土化非常必要。
关于“一体化”“集成BIM应用”
邓明胜:从模型来说施工企业的集成应用比较单一,从技术层面上,如果不推广集成BIM应用,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是单一的作用。这些作用与设计模型、后期运维结合是很好的方向,但还有一些路要走。
像中国尊这样的业主、顾问团队目前不多,业主与运维团队的脱节,导致集成只停留在口头层面。从发包的模式上能有所突破,比如说IPD集成交付模式、以及设计加建造、EP合同或者说EPC合同。在施工企业主导整合、设计、施工、运维工作的情况下,整个模型综合效果会更好。从国外的类似项目经验上,BIM推广集成的效果正好印证这点。
我们企业规划BIM工作分两条线。一条线是对于一些大型项目,在设计阶段还没将BIM纳入议程时,业主就要求由施工企业牵头实施BIM工作,完成LOD模型。另一条线是企业的管理层,以3D为基础,从4D切入,逐步熟练项目应用,提高自身项目管理水平。这两项结合,以信息为纽带推进工作,如:ERP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现有技术难以覆盖这方面的工作,要求企业做相关研发。
黄强:《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末,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的部署工作。技巧上可行,技术上难行。为什么技巧上可行,BIM是什么?企业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化技术是什么?ERP式企业管理系统肯定不行。在2015年BIM的价值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达到BIM初级水平为14%,英国是33%。很多的精品工程并没有达到全生命周期的BIM运用。如果还是找BIM建模软件,建设、设计、施工一条线走下去绝对不行。
蔡嘉明:“按照统一的模式,把建设、设计、施工管理规范好,BIM应用也有规律可寻。”
应用信息化技术在单项目和群项目管理领域有很多的论文和研究文章。设计、施工单位与开发商面临同样的时间、地点、周期、人员搭配的问题。设计、施工、业主项目管理有没有一种模式?我们认为有,而且这是基本的构架,使任何一个团队都能按照一定的模式开展工作。这个模式就是有标准、规范的管理流,得到相应的信息流,这就是标准化、规范化,然后得到信息化。
BIM应用在标准化、信息化基础上目标非常明确——花很少的钱;从管理角度来说是BIM应用是分层次的,首先设计院用BIM解决诸如三维设计、综合协调、管线综合等设计项目管理的一系列应用的问题。其次施工单位应用BIM解决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模拟、施工管线综合、管线优化、深化设计等问题。虽然设计院、施工单位的应用与业主有关,但不能处理业主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业主应用BIM是另外一个层次,业主的BIM应用要贯穿到设计和施工中。
设计上业主更关心设计的形态、立面、造型、结构体系以及最后的效果。要将整个三维设计贯穿全过程,得到品质保证。
施工单位进行深化设计是否违反合约的总造价、总工期和总范围,这是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关心的问题。
业主在设计模型、施工模型到竣工模型中如何进行衔接,信息如何取舍,最后形成业主需要运维的竣工模型,同时还要总结出读取信息的方法以及应用范围。
建设工程是特殊的,建设的法律法规、分部分项的管理要求是整体规律,由于个性、环境、限制、要求和时间的不同导致每个建筑工程不尽相同。因此按照统一的模式,把建设、设计、施工管理规范好,BIM应用也有规律可寻。用什么软件不重要,核心是管理。
如何看待“2020年末,国有资金投资的大中型项目,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
蔡嘉明: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目前已经能看到希望,运维企业的希望还有待于探索。在整个大环境、政策配套下,建设工程计价规程、成本管理规程还有差距。
黄强:“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市场去做,而不是用具体的数字进度来要求,这样反而不是推动而至约束。”
《指导意见》琢磨很长时间,它比任何意见都贴近工程实际情况,只是90%指标有些高。国外BIM的集成是模型集成,国内将企业管理加其他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集成,这非常难。如果要求一些企业不用BIM,项目能做成。经过复杂的项目管理过程,实际上不是应用BIM这么容易的。国外项目管理建筑师就可以说话算数,国内难的是要把企业综合起来考虑。 用国外建模软件拿不到数据,在模型上没有取到现场信息,就谈不上管理。必须有现场竣工实施过程的信息,才能说是企业管理。在目前的管理体制和大环境下,达到这个指标是比较难的,往这个方向努力是好事,政府应该引导和鼓励市场去做,而不是用具体的数字进度来要求,这样反而不是推动而至约束。让设计、施工企业提高效益和质量,有动力才能主动应用BIM,只依靠甲方给钱,事情是做不成的。
邓明胜:去年我们的合同额是2500亿左右,营业额是1500亿左右。八局的BIM应用从2012年开始起步,迄今为止有3000多人接受过培训和实际运用,已经有接近40%的项目应用BIM。从今年开始,所有新启动的项目必须全面应用BIM,包括承接上海迪斯尼、上海国展、周大福的项目,业主把BIM作为条件放在招标文件里,要参与必须做BIM。随着BIM技术的推进,社会的压力也在推动施工企业参与BIM应用。
我认为可以分三个层次对90%的指标逐步提出了扩展建议,第一个层次是项目个数的应用面。即90%的项目采用BIM技术,对于比较超前的企业可以实现,但对于全社会要求偏高。第二个层次是在项目过程中90%的建设过程使用BIM技术。05年后对施工的工作有很大的作用,从技术层面促进提高管理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动用变成我们要用。现阶段将BIM贯穿到建设过程中。第三个层次业内的90%的人使用BIM。不仅是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和预算人员、甚至其他相关企业人员。从2012年到现在有3000多人次的培训,基本按照几何级数在扩展,前期打基础难,后期越来越方便顺畅。三个层次的90%的实现,才真正实现推进BIM的目的。
现场提问:设计阶段的BIMVS施工阶段的BIM
黄强:本身做BIM模型,谁做的多、谁做的少。设计施工要求没有做的这么细,这一阶段虽然我们分开设计BIM、施工BIM,谁补的更多?设计交底模型只要按照国家设计深度出来,拿着数据而不是模型,施工应该做多细就做多细,两个加在一起是建立一个BIM模型。
邓明胜:国内因为承包模式不同,设计与施工基本割裂。设计的模型能建好,至少与本身传递的设计理念和规范吻合程度高,错漏空缺相对较少。这对业主、施工单位非常有用。不同的施工企业施工组织不同,施工企业做深入的拆解、补充等工作,通过BIM模型可以实现很好的整合设计。借助设计模型基础,做出施工顺序模拟。
蔡嘉明:从业主的角度,两个模型代表不同的管理阶段。首先是设计模型,二维图纸或模型都要满足施工深度要求。用模型交流后达到业主要求,设计院的模型达到设计深度就可交付。BIM集中解决按照设计在规定的时间达到品质的要求,业主与施工单位沟通解决的造价两大问题。问题解决后,设计模型传递到竣工模型,与完成的施工模型整合交到运维。根据法律法规,设计、施工、业主完成各自责任并有机结合,同时用模型交流、精确组织施工,达到项目设计施工的预控成果。
来源:筑龙网